臭氧老化試驗箱是評估橡膠、塑料等高分子材料耐臭氧性能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汽車、電線電纜、密封件等行業。通過模擬高濃度臭氧環境,加速材料表面龜裂過程,預測其使用壽命。然而,若操作不當,不僅測試結果失真,還可能損壞設備或引發安全風險。掌握
臭氧老化試驗箱的規范使用方法,是確保試驗有效、安全的關鍵。

一、開機前準備:環境與檢查并重
將臭氧老化試驗箱置于通風良好、遠離易燃物的區域,確保周圍留有30cm以上散熱空間。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匹配,接地是否可靠。確認箱體密封條完好,無老化破損。打開箱門,檢查試驗室內是否清潔干燥,無殘留樣品或雜物。確保臭氧發生器、空氣泵、溫濕度控制系統均處于待機狀態。
二、樣品安裝:規范擺放,避免干擾
將待測試樣用專用夾具懸掛在試驗室內,保持樣品之間、樣品與箱壁間距大于50mm,確保臭氧氣體均勻流通。試樣應處于無張力狀態(靜態試驗)或按規定施加恒定拉伸(動態試驗),拉伸率需符合標準要求(如GB/T7762、ISO1431)。嚴禁重疊或擠壓樣品,防止局部濃度不均。
三、參數設置:精準設定,符合標準
根據測試標準(如GB、ASTM、ISO)設定試驗參數:
溫度:通常為40℃±2℃,控溫精度高;
濕度:部分試驗需控制相對濕度(如65%±5%);
臭氧濃度:常用范圍為25~500pphm(十億分之一),需用內置臭氧分析儀校準確認;
試驗時間:根據材料等級設定,可長達數百小時。
設置完畢后,關閉箱門,確保密封良好。
四、啟動與運行:平穩運行,實時監控
啟動設備后,系統將自動升溫、加濕并開始產生臭氧。運行期間,通過觀察窗定期檢查樣品變化,但避免頻繁開門,以免溫濕度與臭氧濃度波動。監控臭氧濃度實時值,確保其穩定在設定范圍內。若配備數據記錄功能,確保自動存儲試驗曲線。
五、試驗結束:安全停機,規范取樣
試驗結束后,先關閉臭氧發生器,讓空氣循環系統繼續運行10-15分鐘,將箱內殘余臭氧分解凈化,再打開箱門取出樣品。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手套和口罩,避免直接接觸高濃度臭氧。